《海南省建筑機電工程抗震技術標準》 2021年3月1日,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正式實施《海南省建筑機電工程抗震技術標準》。 為提高海南省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與施工水平,做到安全可靠、技術先進、經濟合理、維護管理方便,并為海南省建筑機電工程抗震驗收提供指導依據,制定本標準。 以下為部分標準內容: 7.1.2 內徑不小于60mm的電氣配管或重力不小于150N/m的電纜梯架、槽盒、母線槽均應進行抗震設防。 規范解讀:《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》GB 50981 規定“內徑不小于60mm的電氣配管或重力不小于150N/m的電纜梯架、槽盒、母線槽均應進行抗震設防”,計算表明:寬度不小于200mm的電纜梯架、槽盒、母線槽在規范規定的填充率下重力不小于150N/m,方便設計、施工和驗收判定,寬度不小于200mm的電纜梯架、槽盒、母線槽均應進行抗震設防。 8.1.7 抗震支吊架材料、性能應符合《建筑抗震支吊架通用技術條件》GB/T 37267、《建筑機電設備抗震支吊架通用技術條件》CJ/T 476 的有關規定。? 規范解讀:抗震支吊架由多個構件組成,構件性能是保證抗震支吊架質量和安全的必要基礎??拐鹬У跫軜嫾饕慑^栓、抗震連接構件、管道連接構件、斜撐、槽鋼和緊固件。這些構件由于生產廠家不同,質量存在較大差異。本條要求抗震支吊架構件必須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規范規定。出廠時,應具有出廠合格證和檢驗部門的檢測報告。嚴謹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和產品。 規范解讀: 支吊架最低需滿足國家標準對抗震性能的要求。須提供國家級檢測機構出具的,以GB/T 37267 為檢測依據的支架整套系統初始值為9kN和2.25kN循環加載抗震測試檢驗報告一份; 支吊架最低需滿足國家標準對抗震性能的要求。須提供國家級檢測機構出具的,以CJ/T 476 為檢測依據的支架整套系統初始值為9kN和2.25kN循環加載抗震測試檢驗報告一份。 8.1.9 錨栓性能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《混凝土用機械錨栓》JG/T 160的有關規定 規范解讀:錨栓是抗震支吊架與混凝土結構進行錨固連接的重要部件,錨栓的材質及性能必須安全可靠。機械錨栓應采用具有機械鎖鍵效應的擴底型錨栓。這類錨栓按照構造方式的不同,又分為自擴底、模擴底和膠粘-模擴底三種。錨栓連接的設計計算,應采用開裂混凝土的假定;不得考慮非開裂混凝土對其承載力的提高作用。 規范解讀:錨栓最低需滿足國家現行標準JG/T 160《混凝土用機械錨栓》的技術要求,錨栓性能需可用于非開裂混凝土,也可用于開裂混凝土,并可承受地震作用,須提供檢測結果符合S類I級技術要求的型式檢測報告。 8.1.11 碳鋼抗震支吊架構件應進行表面防腐處理,宜采用鍍鋅鎂鋁等多元合金共滲防腐工藝,可采用鋅鉻涂層、環氧噴涂等防腐工藝,不得采用電鍍鋅防腐工藝??拐鹬У跫軜嫾凑铡度嗽鞖夥崭g試驗 鹽霧試驗》GB/T 10125 的規定進行中性鹽霧試驗或銅加速乙酸鹽霧試驗。當采用中性鹽霧試驗時,槽鋼和錨栓耐鹽霧性能應滿足 1200h 的要求,其他抗震支吊架構件耐鹽霧性能應滿足 480h 的要求。當采用銅加速乙酸鹽霧試驗時,槽鋼和錨栓耐鹽霧性能應滿足 150h 的要求,其他抗震支吊架構件耐鹽霧性能應滿足 60h 的要求。 規范解讀:抗震連接部件及管道連接部件可采用碳鋼、合金鋼、不銹鋼等材質進行生產制作,目前常采用碳鋼。碳鋼有鍍鋅鎂鋁等多元合金共滲、熱浸鍍鋅、鋅鉻涂層、環氧噴涂、電鍍鋅等表面防腐工藝,海南地區具有“高溫高濕高鹽霧”的特點,防腐要求很高,因此禁止防腐性能差的電鍍鋅表面防腐工藝。綜合考慮抗腐蝕性能、環保及經濟性,宜應用先進的鍍鋅鎂鋁等多元合金共滲表面防腐工藝。錨栓安裝后與混凝土結構成為一個整體,很難更換,另外槽鋼占抗震支吊架成本比重大,更換代價高,且槽鋼表面防腐工藝成熟,因此對錨栓和槽鋼防腐性能采用高標準要求。其他抗震支吊架構件銹蝕后容易更換,且實現高標準防腐難度大,因此降低要求,減少初期投資。 規范解讀:須提供國家級檢測機構出具的槽鋼和錨栓 1200h 以上中性鹽霧試驗檢測報告、150h 銅加速乙酸鹽霧試驗檢測報告。